Copyright © 2023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福州 闽ICP备10006540
地址: 福州市仓山区进步路25号 办公室电话: 0591-83441193、83476798
科技管理科电话: 0591-83309157、83586273 传真: 0591-83441193 邮箱: fim_cn@163.com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
友情链接:
科研成果
SCIENTIFIC PAYOFFS
浏览量:
两株好氧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及水质净化研究
产品描述
作者
聂毅磊;贾纬;曾艳兵;罗立津;陈星伟;庄鸿;陈宏;
刊物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年
2017
卷
33
期
03
页
116-121
{Author}: 聂毅磊;贾纬;曾艳兵;罗立津;陈星伟;庄鸿;陈宏;
{Author Address}: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省新药(微生物)筛选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农科院质标所;
{Journal}: 生物技术通报
{Year}: 2017
{Volume}: 33
{Issue}: 03
{Pages}: 116-121
{Keywords}: 好氧反硝化;聚磷菌;脱氮除磷;富营养化
{Abstract}: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染色试验,筛选获得两株具有脱氮除磷特性的菌株,命名为N1和N2。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N1和N2分别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sp)。将菌株N1和N2复配,获得脱氮除磷复合菌FIM-1。考察了菌株对人工合成污水和富营养化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两株菌在含磷量较低的水体中,对磷的去除率较高,相对于单菌,复合菌表现出更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上一篇
小单孢菌FIM060152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
下一篇
福建古田红曲生产用红曲霉菌主要种类的鉴别